今天在太原茶道培訓班體驗一下茶道,首先合上書本,整理好心情,走上“一尺講臺”,凈手,行禮······開始今天的課程—普洱茶。
初遇普洱,還是剛剛記事的孩童時期,那時候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普洱茶,更別說原料與口感,山頭和年份,只知道有了它便可“胡吃海喝”了。
我自小腸胃便不太好,吃了生硬的食物就不容易消化。
特別是逢年過節,總有平時吃不到的好吃的,可小孩子總是饞的緊,哪顧得了那么多,總是要先吃到肚子里再說,于是每每到了夜里,胃里總是翻江倒海似的難受,總是要把白天吃進肚子里的全吐出來才算完。
到了這個時候,再好吃的東西都抵不了身體的難受,便委屈地直掉眼淚。
這時,母親便會拿出家里的大陶壺,放上幾塊普洱茶,泡上滿滿一壺給我喝,苦澀的茶湯一入口就被我推到一邊,任父母怎么連哄帶騙也不肯再喝第二口,母親沒有別的辦法便依我抓一把白糖放進茶湯里,“咕咚,咕咚”一壺茶湯下肚,胃里就再也不難受了。
所以,.早在我的印象里普洱茶是甜的。
后來,遠赴外地求學、工作,慢慢地走進茶的世界,也努力地學習著成為一個茶人。這期間無數次地喝到普洱茶,也對它不同狀態下的茶湯尤為偏愛。
喜歡新生普的鮮活與苦澀,更享受茶湯入喉留在唇齒間的自然味道;亦愛老茶的沉穩與內斂,它像被時間馴服的野獸,亦是歷經生活磨煉的老者,每一縷茶香都是時間的味道。
太原茶道培訓班認為,茶可以給了我一方天地,我也把這一方天地分享給更多的人,記憶深處的那壺“甜”普洱便是我力量的源泉,是它帶給了我無限的思念與純真······